新加坡:今年1月,蜡染航空公司的两名飞行员在飞行途中打瞌睡,导致飞机偏离航线,随后被停职。
一名飞行员问另一名是否可以休息,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,但他的副驾驶在驾驶飞机时无意中睡着了。
在一架从印尼苏拉威西岛东南部飞往首都雅加达的商业航班上,他们同时打瞌睡,持续了大约28分钟。
虽然飞机最终安全着陆,没有人员伤亡,但这一事件突显出需要更好的飞行员疲劳监测系统。
航空安全顾问迈克尔·丹尼尔指出,国际民航组织(ICAO)制定了飞行员飞行值班和休息的全球标准和建议做法。
民航组织采取两种方法进行疲劳风险管理。
规定性方法要求航空公司遵守州或国家规定的值班时间限制。航空公司用现有的流程来管理疲劳,这些流程用于处理一般的安全隐患。
基于绩效的方法更加具体,允许航空公司根据其运营情况实施自己的疲劳风险系统。它必须得到州或国家的批准。
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给航空公司的指南,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科学原理、知识和运营经验。
例如,他们应该考虑到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恢复和维持所有的“清醒功能”,如警觉性、身心表现和情绪。
他们还应该考虑大脑的生物钟如何影响进行脑力和体力工作的能力,以及入睡和保持睡眠的能力。
还应考虑到工作量对身心表现下降的影响,以及“疲劳受损”机组人员在业务环境中的安全风险。
国际民航组织指出,疲劳管理是个人、州或国家、服务提供商或航空公司之间的共同责任。
有话要说...